為什麼
要保護福建話
讓多語共存
不同的語言給我們
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last week
this week
next week
英語的時間軸是橫向的
上週
本週
下週
華語的時間軸是直向的
近20年,心理學家及語言學家對26種語言進行了研究,顯示不同的語言對人類的認知有影響。不同的語言能激發不同的思考方式,能給我們不同的啟發,讓我們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豐富我們的視野。
若把桌子畫成卡通人物
你會把它畫成男人還是女人?
法國人會更傾向於把桌子畫成女人
「桌子」在法語裡屬於陰性詞
有些地方的福建話
把沙發稱為「膨椅」(phòng-í)
一隻交椅
一隻豹
一隻熊
一隻狗
一隻鹿
福建話讓你看到
它們的共同點
物種越多元
生態越有適應能力
就越蓬勃興旺
語言就好比思想泉源,越多樣化,越能啟發我們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給我們思想激盪。一個語言煙滅就好像一個世界觀的消失,一個視角的消失。
語言就是活歷史
語言蘊藏知識,是各個族群之互動、淵源來歷的寫照。我們能從語言的共同和差異點看得出週遭事物的關係與歷史發展脈絡,也能從諺語、格言、民間故事了解先人的觀點與人文精神。
把中國南方語言的語法和詞彙跟鄰近的語言做比較,可以看得出古時候中國南方越人的語言痕跡。這些遠古的詞彙都還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得見。
名詞與定語位置調轉
母雞
客人
賓語與間接賓語位置調轉
動詞與副詞位置調轉
有些語言的稱謂法,在一些動植物未被生物學界確認及分類之前就已經對這些物種作出了區分。
這對科學而言非常重要。
這些知識會隨著人們放棄自己的母語而失傳 。
生物學家認為民俗稱謂、分類法對保護瀕臨絕種的物種的工作貢獻巨大。
有些語言詳細地鑒別了物種之間的關係,對自然界物種的判別程度很細緻,顯示出這些民族對地方環境的了解非常深入。
這些知識都可以從語言的名詞、民間傳說及物種分類法中探索出來。
參考:
[1] Crystal, D.,2004,〈The twenty-first-century challenge: Documentation and revitalization〉,《The Language Revolu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2] Signe Byrge Sørensen、Rune Bager、Thomas Stenderup(製作人),Janus Billeskov、Signe Byrge Sørensen(導演)2005, 《In Languages We Live - Voices of the World》 【影片】,丹麥:Final Cut Productions。
[3] Crystal, D.,2010,〈Language in the worl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Everett, C.,2013,《Linguistic Relativity Evidence Across Languages and Cognitive Domains》,Berlin:De Gruyter Mouton。
[5] Crystal, D.,2000,〈Why should we care? Because we need diversity〉,《Language Death》,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